咏雪原文、翻译及赏析

admin | 世界杯足球赛事

咏雪

〔清〕

郑板桥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复制

朗读

喜欢

完善

咏物 写雪

作品简介

《咏雪》是清代诗人郑板桥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用了先收后放的手法,把雪花和白茫茫的芦花融为一体的美景描画得十分动人。

作品出处郑板桥集文学体裁七言绝句文学韵律押霰韵创作年代清代

创作背景

初到扬州的郑板桥,穷困潦倒暂住焦山别峰庵时,巧遇马曰琯马曰璐二人,之后结下深厚友谊。之后在大雪纷飞的一日,郑板桥冒着风雪前往小玲珑山馆访问二人,正遇到一群读书人正在赏雪吟诗。他们见郑板桥身着粗布衣,以为他不懂作诗,便故意为难。哪知郑板桥不慌不忙、不动声色地吟出了《咏雪》这首诗。

文学赏析

诗的前两句是虚写,后两句是实写,虚实相映融铸出了清新的意境。前三句看似平平常常,在低谷徘徊,然而到了结尾的第四句,却以动静相宜的深邃意境,一下子将全诗从低谷推向奇峰。

《咏雪》全诗几乎都是用数字堆砌起来的,从一至十至千至万至无数,却丝毫没有累赘之嫌,读之使人宛如置身于广袤天地大雪纷飞之中,但见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斗寒吐妍,雪花融入了梅花,人也融入了这雪...

展开全部

郑板桥(郑燮)

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郑燮(1693—1765),清江苏兴化人,字克柔,号板桥。乾隆元年进士。历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赈饥民忤大吏,乞疾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卖画,为“扬州八怪”之一。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人称三绝,亦工词。尤擅写兰竹,风格劲峭。又用隶体参入行楷,自称“六分半书”。有《板桥全集》。

郑板桥的诗

新竹[清] 郑板桥

咏雪[清] 郑板桥

山中雪后[清] 郑板桥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清] 郑板桥

竹石[清] 郑板桥

念奴娇·石头城[清] 郑板桥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咏雪

[南北朝] 吴均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咏雪

[唐] 董思恭

天山飞雪度,言是落花朝。惜哉不我与,萧索从风飘。鲜洁凌纨素,纷糅下枝条。良时竟何在,坐见容华销。

酬陈处士咏雪歌

[宋] 田锡

...冷,横桥玉碾栏干斜。高人啸傲吟情动,醉拾江毫呵晓冻。狂才意度若元白,满笺灵怪如麟凤。因遣橘僮封寄余,门者称有陈君书。殿开咏雪六十字,水晶盘中明月珠。字字累累可编贯,句句绵绵意不断。恨无瑛琼奉报酬,胜得美人锦绣段。君不闻吾皇在上致太平,地不藏珍天...

下帘兀坐咏雪

[宋] 韩淲

纸帘垂下竹炉深,火白灯青窗气侵。但可吟哦经我手,不须斟酌问它心。天寒频岁无飞雪,地暖连朝有积阴。万径千山踪迹外,踌躇足力咏投簪。

喜雪

[唐] 徐凝

长爱谢家能咏雪,今朝见雪亦狂歌。杨花道即偷人句,不那杨花似雪何。

二十七日复雪用东坡聚星堂雪韵禁物体作诗约诸友同赋

[宋] 赵蕃

...浒,冻骨凛凛吹欲折。归来席户已迷漫,芋火拨残灰没灭。眼中所历要摹写,拙笔难书非被掣。叩门好事忽有饷,一盏径能生脸缬。昌黎咏雪故雄健,取喻未免收琐屑。争如欧苏两仙伯,一白解遮群丑瞥。我今困客乃自困,韩非说难竟死说。戏诗还与作官同,大错知合几州铁。

咏雪于清虚堂火阁

[宋] 白玉蟾

...缠草舍。枯槎冻僵不复活,飞廉截住阳春赦。馁虎呼雏入岩卧,过鸟如梭钻树罅。园林萧索无一物,几夜霜威煞无藉。欲雨不雨数点霰,雪意沉吟天似诈。满空飞起杨花架,三日两日冻不化。眼前幻出白玉楼,谁敢登陟空嗟讶。肌肤生粟鼻流水,前村新醅复增价。渔翁溪畔笑...

咏雪

[宋] 白玉蟾

青女怀中酿雪方,雪儿为曲露为浆。一朝雪熟飞廉醉,酘得东风一夜狂。

咏雪诗

[南北朝] 吴均

雪逐春风来,过集巫山野。澜漫虽可爱,悠扬讵堪把。问君何所思,昔日同心者。坐须风雪霁,相期洛城下。

最高楼·和咏雪

[宋] 刘辰翁

非是雪,只是玉楼成。屑不尽云英。东边老树颓然折,西头稚柳爆然声。试平安,松丈丈,竹兄兄。有谁向、金船呼小玉,又谁怜、纸帐梦飞琼。怪疏影,坠娉婷。唤起老张寒蔌蔌,好歌白雪与君听。但党家,人笑道,太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