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女足世界杯预测
有的孩子上课爱说话,表现是喜欢和同桌、前后桌的同学交头接耳、小声说话,或者一个人在那儿自言自语。
这种情况,孩子确实是没有在专心听讲的,但原因不是他专注力不足,而是他对课堂内容缺乏兴趣。
孩子没兴趣听课,有两个截然相反的原因造成:
一是在外面“补课”太多,超前学习了。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他在外面的补习班或者辅导班都听过了,课堂内容对他来说没有新鲜感,自然也就缺乏吸引力。如果孩子是这种情况,爸爸妈妈可能需要考虑缩减甚至取消校外课程,让孩子专注于课堂。
二是孩子学业程度太差,课上老师讲的内容他听不懂、跟不上。这样,孩子待在课堂上,就会非常无聊,只好想方设法地给自己找点事干,要么找旁边的同学闲聊几句,要么自己唠唠叨叨地说点什么,有的孩子,还会干脆呼呼大睡起来。
如果孩子是这种情况,跟他说多少次“认真听讲”也都是不起作用的,爸爸妈妈需要做的,可能和前一种情况正好相反——自己给孩子补习,或者有针对性地送孩子去上补习班,尽快帮助孩子提升他那门课程的学习水平,让他能听得懂、跟得上。
如果您对管好孩子的学习有困惑
欢迎报名参加《让孩子爱学习会学习父母研修营》
表现三:课堂提问
原因:缺乏课堂规则意识
解决方法:帮孩子理解“提问”规则
孩子上课随便说话的另一种情况,是在课堂上提问,遇到自己不懂的地方,就跟老师发问,有的孩子,还会在课堂上和老师讨论起来。
这样的孩子,肯定不存在专注力的问题,他听课会非常认真,也不存在对课堂内容缺乏兴趣的问题,如果没有兴趣,他也不会向老师提问,甚至和老师讨论了。
他们的问题在于,缺乏课堂规则意识,不知道有问题应该在什么时机、什么场合提出来。
我们曾经在网上回答过一个家长的提问:孩子性格开朗,也喜欢说话,但不喜欢在课堂上提问,也不愿多回答,请问如何培养孩子在课堂上提问的习惯?
提出这个问题的家长可能有一个误会,认为孩子在课堂上能向老师提问,是个好习惯。但其实这并不是受老师欢迎的好习惯。
老师对每一堂课的进度,都有自己的安排,会事先规划好,哪些问题要向学生提问。但课堂时间紧张,一般不会规划出一段专门的时间留给学生提问,因为每个孩子提出的问题可能都不同,一一回答的话,很可能就打乱了这堂课的计划。
我们孩子初中的时候,在一次家长会上,老师就特别提醒一位同学的家长,请他和孩子沟通,在课堂上尽量不要向老师提问、和老师讨论,因为那位超级爱在课堂上提问的同学,已经让老师和同学都不堪其扰。
所以,无论孩子是上小学还是上中学,发现孩子有在课堂上提问的习惯,爸爸妈妈应该告诉孩子:如果你有问题要问老师,要在课下提问,这样一是你的问题不会打扰到其他同学,不会耽误老师和同学的课堂时间,二是你一对一地提问,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回答你的问题,效果更好。
表现四:碎嘴,闲言碎语太多
原因:日常语言沟通习惯不佳
解决方法:父母改进家庭中的说话方式
孩子上课爱说话的最后一种情况,是“碎嘴”,闲言碎语太多,比如老师说点什么,他都能发表一点评论,同学回答问题,他也要点评一番,甚至教室外有什么动静,窗外飘过一片落叶,他也要说点什么。
孩子有这样的表现,和家庭中的日常语言沟通习惯有很大关系。
有的家庭,父母特别喜欢互相唠叨,也喜欢唠叨孩子,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说上几句;有的家庭,是父母喜欢互相抱怨,也喜欢抱怨孩子,随时都能找到可抱怨的事,然后发出一大串抱怨;有的家庭,是父母喜欢斗嘴,也喜欢用“斗嘴”的方式和孩子说话,一家人把互相说些没什么实际意义的逗趣话当成乐趣。如果家里有这样的氛围,孩子就有可能成为课堂上的“碎嘴”孩子。
解决办法是:爸爸妈妈有意识地改变家里的语言沟通习惯,少唠叨,少抱怨,少斗嘴,少说没有实际内容也没有具体目的无聊话,让孩子慢慢学会,不多话,只在有确定的沟通内容、沟通目的时才说话,说有意义、实际内容的话。这样,孩子在课堂上“碎嘴”的情况,就会慢慢改善。
前面说孩子上课爱说话的四种表现和各自对应的原因,您家孩子中了哪个?
《真心爸妈全学科自主阅读贯通大课--
让孩子爱阅读会阅读父母研修营》新上线
50讲视频直播课:主题好书赋能孩子
(第0讲已经上线,免费体验)
50讲视频直播课:和真心爸妈一起读书
(第0讲已经上线,免费体验)
真心爸妈精选0-12岁全学科书单和20多个主题书单
真心爸妈(徐智明 / 高志宏)
发现家庭教育底层逻辑
著有《育儿基本》(1/2)、《阅读手册》、《全学科阅读》。开创全学科自主阅读体系,倡导自主学习。生在农村,长在县城;本科北大,硕博中传;两孩父母,现居北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