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女足世界杯预测
本期非遗时光
小文和您一起探访
传统美术系列之
蝉蜕花骨朵,成就五代毛猴世家
LISTEN
听
毛猴制作技艺
毛猴是北京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源自清朝晚期。这是一种把蝉蜕、辛夷、白芨、木通四味中药原料粘在一起,创作成不同动作、场景的传统艺术作品。
北京市东城区非遗项目毛猴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萧静指着家里的毛猴作品一一道来:
有一家餐厅的老板特别喜欢毛猴工艺,我们给他做了一个沙盘,把餐厅的结构和毛猴结合起来,有两桌酒席,一个大师傅正推着烤鸭送餐。我们还设计了一个啤酒节,这边喝着,那边乐队正演奏呢。
我们做的不只是毛猴,而是整个建筑,这个三层透明建筑里,可以从三层看到一层。父亲甚至说,可以做一个灯,打开开关,啪就亮了。
所以我们不只是做毛猴,而是在慢慢地场景化、复杂化。
妙手呈现毛猴28种姿态
毛猴的产生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清朝京城一家中药铺里,小伙计挨了账房先生的骂,正委屈着,突然心中一动,就用蝉蜕等药材粘了个尖嘴猴腮的“账房先生”,师兄们看了都说像极了,小伙计觉得出了一口气。再后来,中药铺老板从中看出“生意”来,把蝉蜕等几味中药单独包装出售,称“猴料”。家长买“猴料”给小孩粘猴玩,渐渐成了逢年过节的一个传统。
萧静说:
毛猴的原材料用的就是蝉蜕、玉兰花和白芨、木通这四味中药,用蝉蜕做头和四肢,取带绒毛的辛夷(玉兰花骨朵)做身子,白芨做黏合剂,现在也用胶水代替,木通做道具。
毛猴的用料很简单、普遍
所以能迅速地在老北京民间传播开来
手工艺人们以物代猴、以猴代人
做成干姿百态的工艺品
毛猴工艺的难点在于
毛猴有28种姿态
好比这个三不猴
括着耳朵,捂着眼睛,捂着嘴,代表不该听的不听,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说的不说。
体育系列,奔跑的,胳膊一前一后;打招呼的,一只手扬起来;欢呼雀跃的,两只手都场起来。这就有很多种粘制手法。
五代毛猴人的传承与发展
据萧静介绍,毛猴传承已经有五代
萧静是第五代
此前,段三是第一代
赵成太是第二代
然后是国栋、萧掌柜
2003年,萧静的父亲萧掌柜把毛猴工艺带进了位于广渠门附近的百工坊。
2004年,萧掌柜成为北京市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09年,萧静也成为东城区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萧掌柜是毛猴技艺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他完成了毛猴的非遗申请,让祖辈的手艺获得了政府的认可;又把自己的儿子萧静带上了非遗传承的轨迹。
萧静生于1980年猴年
他的事业是毛猴
性格里也有猴性
猴的习性表现在萧静身上
是对毛猴工艺的不断探索钻研
在新的时代挖掘新的价值
在萧静的眼中,阅历是十分重要的,所以他对父亲的尊敬也十分自然地流露在采访中。一个真正的匠人,一靠用心钻研技艺,二靠用心思考人生。这些拟人的毛候,其实记录的正是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生。
萧静介绍:
除了传统的爬杆技艺之外,我们也在不断开拓新的题材,例如“八大系列”,包括京剧、音乐、舞蹈、杂技、武术、体育、民俗、讽刺与幽默。
比如音乐系列包括民乐、西洋乐,拉二胡、拉提琴、吹萨克斯,甚至可以做一个交响乐团。再比如戏曲系列,需要我们在毛猴的头上勾出脸谱,要掌握彩绘的技术。一件成熟的毛猴工艺品,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的内容和主题。
毛猴的用料可以说是最为简单、普通的
它的价值不在原材料
而在巧夺天工的匠人的艺术构思中
毛猴以物代猴,以猴代人,再加入场景
造就了一种绝妙的艺术境界
它通过毛猴的各种肢体语言
表达作品的幽默与诙谐
再现中国市井文化
通过不同毛猴形态与场景的搭配
演绎出社会的喜、怒、哀、乐
记录人生百态,蕴藏丰富的时代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