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女足世界杯预测
十多年前,听说有小米这个牌子手机的时候,铁流觉得互联网品牌不靠谱,而且这种手机居然还要抢才能买到,饥饿营销就是吊人胃口,互联网品牌+饥饿营销直接劝退。
当年,同学买了P6,虽然K3V2很坑,但他基于支持国产还是买了,得到反馈是发热严重,没法玩游戏。
受同学影响,买了荣耀6,支持一波麒麟920。运气比较差,用了半年多时间,只要不插充电线就会无限重启。
由于本地售后推诿扯皮,就懒得找售后,换了运营商的合约机。
即便如此,在麒麟950发布后,铁流称赞是技术引进芯片在商业市场竞争的典范。
不过,随着拿ARM标榜自主冲体制内采购,5G吹牛无底线徒耗财政,以及闪存事件、P月事件、251、过度宣传智驾,直至相关部门叫停整顿行业营销风气......这些事件非常败路人缘。
十多年下来,基于支持国产的考量,不考虑苹果、三星,把联想、中兴、OPPO、VIVO、360、小米、酷派、IQOO、真我等主流品牌都试了个遍,发现手机其实没那么玄乎,不是越贵品控越好,品控完全靠运气。
发现价格其实除了个别品牌会贵一些,红米、真我、IQOO基本就是最实惠的那一档。
名气大的品牌,性能和品控不一定就好,酷派、360、中兴这类边缘化品牌在当年品控未必比当时领头羊三星、苹果差。之后,又接触了小米的空调、电视等生态链产品,发现小米的东西未必是最便宜的,但基本属于相对实惠的定价,偶尔有价格刺客,韭菜割的也没友商那么狠。
想必这也是网络上调侃“奔驰小米不坑穷人”的原因。
不少行业在小米进入后,价格普遍下滑,堪称行业鲶鱼。
当然,也有些行业本身已经就很卷,小米无法撼动,比如PC,联想、戴尔、惠普、华硕等大厂已经卷的飞起,所以主打性价比的小米在PC行业没有起到鲶鱼作用。
最近,被小米用照妖镜照出来的行业是电车。
原本,新势力普遍宣传电车烧钱,几百亿元下去也是杯水车薪。以蔚来为例,至2024年底,蔚来的累计亏损已超过1100亿元人民币,公司还有900亿负债。就恒大来说,烧了550亿,FF则烧了1200亿。
结果雷军烧了200亿,还是玩重资产,自建工厂,不是像新势力那样轻资产运营,找代工厂贴牌,就烧出了Su7这样一个爆款车型。展示出雷军极强的供应链管控能力和执行力。
新势力如此烧钱,一方面是因为拿投资人的钱挥霍无度,另一方面是内部腐败。
最好的案例是极越和小鹏,吉利和百度一对账,才发现亏空。
小鹏是在王凤英入职后,进行了内部整顿,何小鹏才发现自己以前被手下忽悠了,反腐后把成本降下来,从2023年的亏损百亿,变成了2025年1季度亏损6.6亿。
最近,还有一个小米发挥鲶鱼效应的就是手机芯片。
过去,一些人把买ARM授权开发手机芯片描述为具备很高技术门槛的黑科技。并以此论证宗教厂如何如何牛逼。
事实上,ARM芯片是一个分工高度细化的产业。
前端的IP可以买,后端设计可以外包,比如某国产ARM芯片将设计业务外包给世芯。
有技术实力的前端可以买ARM公版做修改,后端也能自己做。
细致入微的产业分工已经把ARM芯片设计变成了资本游戏。
过去,海军总是鼓吹千亿研发,并用哲库“未来3年投入500亿”,最终折戟沉沙为自己佐证,ARM手机芯片的含金量如何如何高。
然而,这只是哲库乱烧钱,正如汽车行业的恒大、FF、蔚来。
即便是所谓的哲库“未来3年投入500亿”,其实也是有水分的,有分析称哲库烧钱在100-150亿。
小米也是一个参照,开发玄戒用了130亿。
这还是小米第一次做芯片,前端大量购买成熟商业IP的结果。以后随着小米自有IP的积累,研发成本肯定会降下来。
使用尖端工艺也是烧钱的重要原因,由于小米用了台积电3nm工艺,以及欧美大厂匹配3nm的EDA工具,这些都不便宜。
必须指出的是,如果真正全自主研发,核心IP全部是自研,不需要向外商购买,后端设计也全部自己做,不委托境外设计团队,工艺用境内成熟工艺及配套EDA工具,其实开发芯片并不需要百亿投入。
典型的案例就是龙芯。
2022年,龙芯研发投入金额3.13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2.36%。
2023年,研发投入为5.2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3.47%。
2024年,研发投入为5.3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5.34%。
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金额1.35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08.00%。
这几年里,龙芯维持嵌入式CPU、工控CPU、笔记本CPU、台式机CPU、服务器CPU齐头并进,还在开发GPU和AI芯片,可以说是把有限的资金用到了极限。
由此可见,从指令集开始自研,核心IP全部自己掌握,后端全部自己做,使用境内成熟工艺研发芯片会比基于境外技术授权开发芯片省很多钱。
必须说明的是,正如谈抗日贡献的关键指标是打死多少鬼子,而不是自己的伤亡有多大。
衡量CPU公司技术水平的关键指标是做出了怎样的CPU,而不是烧了多少钱。
以龙芯作为参照,那些动辄几年投入百亿研发经费的芯片,如果没有内部腐败问题,高概率大笔资金用于购买境外技术授权和技术服务。
简言之,小米是供应链管控能力的集大成者,是汽车、空调、电视等行业的鲶鱼和照妖镜,龙芯则很可能成为鉴定CPU是否真正自主设计的照妖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