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用标签管理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标签化管理的依据是什么?如何实施标签化管理?

admin | 女足世界杯预测

在企业管理中,固定资产很重要。随着企业规模扩大、运营变复杂,传统固定资产管理方式难满足需求了。为提高管理效率、减少资产流失、优化资源利用,很多企业开始采用固定资产标签化管理。它能让资产管理更规范、透明,提升资产清查和日常管理效率。

在此为企业梳理一下粘贴固定资产标签的缘由以及固定资产标签化管理所依托的依据,助力企业理解这一管理方式的必要性,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No.1.为什么要贴固定资产标签?

便于资产识别于盘点

在企业资产数量众多的情况下,标签能清晰标注资产的名称、型号、编号等关键信息。

例如大型企业有成百上千台办公设备,通过标签,盘点人员可迅速确定每台设备的身份,避免混淆,极大提高盘点工作的准确性与效率,减少人工识别错误与时间成本。

实现资产追溯与明确管理责任

标签包含资产的采购来源、日期等信息,方便追溯资产的购置历程与原始信息。

同时标注使用部门或责任人,一旦资产出现问题,如损坏、丢失或性能异常,能快速定位到相关责任主体,督促其规范使用与妥善保管,防止出现责任推诿现象,保障资产的安全与有效维护。

利于资产调配与利用率提升

管理者借助固定资产标签,可精准掌握资产的使用状态,如闲置时长、使用频率等。

基于这些信息,企业能够合理规划资产调配,将闲置资产转移到有需求的部门或项目中,避免重复购置,从而提高资产的整体利用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使资产在企业内部得到更优化的配置与高效运用。

No.2

固定资产标签化的依据

会计准则与财务规范方面的依据

资产核算要求: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需要精准地核算和记录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标签所涵盖的价值、折旧方法、入账日期等信息,是财务人员进行账务处理的关键参考。

例如,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财务人员要依据标签或基于标签建立的台账中记录的入账时间、预计使用年限等数据来确定折旧额。如果没有这些准确的信息,财务核算就会出现混乱,无法真实反映企业资产的价值和财务状况。

审计要求:在财务审计过程中,企业必须提供清晰、完整的固定资产管理记录。固定资产标签化管理有助于企业满足这一要求。审计人员能够通过检查固定资产标签以及与之对应的台账记录,核实企业资产是否真实存在、记录是否完整准确。

例如,审计人员在核查某企业固定资产时,可以对照标签上的编号在台账中查找相应的购买合同、发票等凭证,以此验证资产的入账价值和来源是否合规。

企业内部管理需求方面的依据

采购与成本控制:从企业采购环节开始,固定资产标签就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标签记录资产的采购信息,如供应商、采购价格等,企业可以在后续对采购过程进行评估。

维护与使用寿命管理:在资产使用过程中,企业可以根据固定资产标签上的信息制定维护计划。

资源配置与战略规划:企业在进行资源配置和战略规划时,固定资产标签所提供的资产分布和使用状况等信息是重要的决策依据。企业可以通过分析标签数据,了解哪些资产是闲置的、哪些是高利用率的,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合理调整资产结构。

法律规定

在很多国家和地区,资产管理在税务、审计和法律合规方面有明确规定。例如,财务管理要求企业在进行资产清查和折旧时必须提供详细、准确的资产信息。固定资产标签化管理能够提供实时、准确的资产数据,满足税务和审计等合规要求。

信息化管理趋势

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化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的一大趋势。固定资产标签化管理与企业的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AM(企业资产管理)系统等数字化工具结合,通过自动识别和信息同步,极大地提高了资产管理的精度和实时性。这种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No.3

如何实施固定资产标签化管理?

规划和准备阶段

组建管理团队:成立一个由财务、资产管理人员、IT 人员等组成的固定资产标签化管理团队。财务人员负责提供资产财务信息相关的建议,资产管理人员了解资产实际情况,IT 人员则负责信息系统的搭建和维护。例如,在一家制造业企业,财务经理、设备管理主管和信息系统工程师共同组成团队,明确各自职责,为标签化管理的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梳理资产信息:对企业现有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记录资产的详细信息,如名称、型号、购置日期、使用部门、财务价值等。这可以通过查阅采购合同、发票、设备台账等资料来完成。例如,对企业的办公家具进行清查,记录每张办公桌的品牌、购买时间、所属部门以及折旧情况等信息。

确定标签内容和格式:根据企业的实际管理需求和资产特点,确定标签上要展示的内容,如资产编号、名称、型号、购置日期、使用部门、责任人等。同时,设计标签的格式,包括字体大小、颜色、排版等。例如,对于医院的医疗设备,标签上除了基本信息外,还可能包括设备的校准日期和下次校准日期,格式设计上要突出这些关键信息,方便医护人员查看。

标签制作阶段

选择标签制作方式:可以选择自行制作或委托专业公司制作。自行制作标签需要购买标签打印机、标签纸等设备和材料,同时要安装标签设计软件。这种方式成本相对较低,适用于有一定技术能力和标签制作量不大的企业。委托专业公司制作则能保证标签的质量和专业性,适合对标签质量要求较高、标签数量较多的企业。

制作标签样本并测试:无论是自行制作还是委托制作,都要先制作少量样本进行测试。检查标签内容的准确性、标签材质的适用性和固定方式的可靠性。例如,测试标签在不同环境下(如潮湿环境、高温环境)是否能保持清晰的字迹和牢固的粘贴。根据测试结果对标签进行调整优化。

标签粘贴与安装阶段别于盘点

培训工作人员:对负责粘贴标签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标签的重要性、粘贴的规范和要求。

粘贴与安装标签:按照培训要求,将标签粘贴或安装到固定资产上。在粘贴过程中,要确保标签位置显眼、便于查看,同时要保证粘贴牢固。对于一些特殊资产,如大型机械设备或户外设施,可以采用特殊的安装方式,如使用螺丝固定或用铁链悬挂标签。

信息系统建设阶段

使用EAM资产管理系统:利用EAM资产管理系统,将标签上的信息录入资产台账,同时关联其他相关信息,如资产维护记录、折旧计算、使用状态等。例如,当扫描一个固定资产标签的二维码时,系统能自动调出该资产的详细信息,包括购买价格、累计折旧、最近一次维护时间等。

实现系统功能集成:将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与企业的其他管理系统(如财务系统、采购系统、维修系统等)进行集成。这样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互。

维护与更新阶段

定期检查标签状态:建立定期检查制度,检查标签是否有损坏、脱落、信息模糊等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标签。

更新资产信息:当资产的信息发生变化,如资产进行了维修、升级、折旧计提、使用部门变更等,要及时在EAM资产管理系统中更新相关信息,并同步更新标签信息(如果需要)。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