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 世界杯冰岛
原创 Succy 国际科学
在我国,一直都有南米北面的说法。
南方人爱吃米,例如米饭、米线、米粉、粥类等;而北方人热衷于吃面,面食也发展的五花八门,有馒头、包子、饺子、烧饼,还有各种面条......
如今,随着交通和信息的发达,吃米还是吃面已经没有那么明显的地域分歧了。选择吃米还是吃面,完全是看个人喜好。
不过,对于减肥人士来说,他们倒是比较关心这一点,那就是,吃米和吃面,到底哪个会更容易发胖?
就在今年,一项刊登在Nutrients 期刊上的研究为人们揭晓了答案。研究指出,吃面食的确更容易令人发胖,和爱吃面食的人相比,爱吃米饭的男性发生全身肥胖和腹型肥胖的风险分别降低25.7%和11.4%,女性的腹型肥胖发生率减少10.2%。
这篇文章名为“Different Dietary Approaches,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Literature Review”,中文译作“不同的饮食方法、非酒精性脂肪肝和心血管疾病:文献综述”。
研究团队在基于西北五省的前瞻性队列中收集到105,840名参与者的数据,基础信息包括:人口特征、生活方式以及病史。肥胖相关的数值包括:体重、体脂率(BFP)、身体质量指数(BMI)以及腰围(WC);其中,男性BFP>25%和女性BFP>35%被定义为全身肥胖;男性WC≥90厘米和女性≥80厘米被定义为腹型肥胖。
这里,主食偏好类别的制定依据是:大米和小麦的每周摄入频率——每天都吃米饭或每周吃4-6次,但吃面食的次数<4-6次/周,即为米饭爱好者;相反,每天都吃面食或每周吃4-6次,但吃米饭的次数<4-6次/周,即为面食爱好者;其余参与者有着相似的食用大米和小麦频率。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该数据来自西北,面食爱好者占多数。具体来看,仅有7.84%的男性和8.28%的女性更喜欢吃大米饭作为主食;对比之下,这部分人往往更年轻,受教育程度更高,但体育活动更低,更常饮酒。
研究结果显示:小麦摄入量越高,男性发生全身肥胖以及中心肥胖的风险更大,而女性发生中心肥胖的风险同样上升;但在“干饭爱好群体”中并未观察到类似的趋势。
具体来说,与每周吃面食<1次的男性相比,摄入面食的频率在4-6次/周和每天都吃的发生全身肥胖的风险分别增加55.3%和57.5%,发生中心性肥胖的风险分别升高22.1%和24.1%。
而在女性中,爱吃面食主要和中心性肥胖有关联性,每周摄入面食的次数在4-6次及以上,中心性肥胖的发生率升高12.9%-19.9%。
与面食爱好者相比,“干饭人”中男性发生全身肥胖的风险降低25.7%,而男性和女性的中心性肥胖发生率分别下降11.4%和10.2%。
此外,在BMI正常(18.5-24.9kg/m2)的群体中,更爱吃面食与更高的全身及中心性肥胖风险之间的关联性更为强烈。
数据显示,在这部分BMI正常的参与者中,每天都吃面食的男性出现全身肥胖风险是<1次/周的2.25倍!此外,与面食爱好者相比,爱吃米饭的男性出现全身及中心性肥胖的风险分别降低42.9%和22.2%,女性分别降低14.9%和23.1%。
这一数据提醒我们:体重或者BMI的正常并不完全意味着“不胖”,也可能是个“体重正常的小胖子”,关键还是要关注脂肪及其分布。因为,千万不要借由自己有着正常体重就大炫特炫面条、包子、馒头、卷饼等面食。
看到这里,是不是感觉减肥又有了新方向?如果你是妥妥的碳水胃,既要减肥又方放不下美味,不妨尝试把面食换成米饭,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呦!
参考文献:
https://www.mdpi.com/2072-6643/15/6/1483
编辑 | succy
阅读原文